合理的喝茶對人體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,但是如果不合理的話那就對人體有害處了。喝茶要看體質中醫認為人的體質有燥熱、虛寒之別,而茶葉經過不同的制作工藝也有涼性及溫性之分,所以體質各異飲茶也有講究。燥熱體質的人,應喝涼性茶,虛寒體質者,應喝溫性茶。

 

喝茶禁忌:

一、盡量少喝新茶,由於新茶存放時間短,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、醛類及醇類等物質,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,易誘發胃病。所以新茶宜少喝,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應忌喝。

二、盡量不喝頭遍茶,由於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藥或其他有害物的污染,茶葉表面總有殘留,所以,頭遍茶有洗滌作用應棄之不喝。

 三、忌空腹喝茶,空腹喝茶可稀釋胃液,降低消化功能,加水吸收率高,致使茶葉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,引發頭暈、心慌、手腳無力等癥狀。

 四、忌飯後喝茶,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,鞣酸可以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發生反應,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,時間一長引起人體缺鐵,甚至誘發貧血癥。正確的方法是:餐後一小時再喝茶。

五、忌發燒喝茶,茶葉中含有茶鹼,有升高體溫的作用,發燒病人喝茶無異是“火上澆油”。

 六、忌潰瘍病人喝茶,茶葉中的咖啡因因可促進胃酸分泌,升高胃酸濃度,誘發潰瘍甚至穿孔。

七、忌經期喝茶,在月經期間喝茶,特別喝濃茶,可誘發或加重經期綜合症。醫學專家研究發現,與不喝茶者相比,有喝茶習慣發生經期緊張癥幾率高出2.4倍,每天喝茶超過4杯者,增加3倍。

  有些人喜歡早起一杯濃茶,這種習慣對健康其實並沒有益處。因為清晨空腹飲濃茶,不僅會引起胃腸不適,食欲減退,還可能損害神經系統正常功能。
喝茶,也能改善記憶!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研究所專任教授謝明村,帶領研究生吳國任研究發現,茶葉對工作記憶、參考記憶和空間操作障礙都有改善作用,而茶葉中多酚類的成分EGCG活性強,是改善記憶的大功臣,效果比腦血流改善劑─佩妥西菲林PTX(Pentoxifylline)還要理想。
茶葉所含的成分主要是生物鹼、多酚類、揮發油和其他元素,吳國任指出,茶中生物鹼占3~5%,主要成分包括咖啡因、茶鹼和可可鹼,其中茶鹼已知用在
氣喘治療上,而多酚類比例最高,占20~35%,其中抗氧化活性最強的多酚類成分EGCG,目前證實是茶葉中改善記憶的最重要成分。 
成大醫院家醫部以喝茶所做的流病研究已有三篇刊登在國際期刊上,這三篇研究分別指出,喝茶能夠增進骨質密度、能降低體脂率及讓體脂分布趨於正常、具降低高血壓的效果。喝茶有益健康,再次獲得證實。
成醫家醫部教授張智仁表示,喝茶可增進骨質密度,喝得越久,效果越好,因為骨質生長與變化「需時」較久;而喝茶降血壓,短期間(一年以上)就能看到效果,時間長短差異不大,但持續喝,效果便會持續。而此一研究是以綠茶和烏龍茶為主。
在身體質量指數(BMI)、運動量上,喝不喝茶並沒有統計上的差異,而以雙能量測定儀比較骨質密度,包括全身骨質、大腿骨、腰椎及股骨頸,卻可以發現喝茶者隨著喝茶的時間有更好的骨質,喝1~5年的差別不是太明顯,但喝10年以上,則有顯著差別。
張智仁表示,根據其他研究,氟化物會延緩骨質流失,而茶是氟重要的攝取來源,茶中的植物性女性荷爾蒙則有增加骨質的效果。
而很多人有喝茶可以「去油」的說法,但多屬「經驗」談,並沒有科學根據。張智仁表示,動物實驗發現,茶可以產生熱能,也有研究發現,喝烏龍茶可讓交感神經興奮,促成脂肪組織溶解,而一般脂肪組織的溶解,會讓周邊脂肪集中到中心(即腹部)脂肪處重新組合,這又是對健康不利的發展。
根據成醫的研究顯示,有喝茶習慣與沒有喝茶習慣者之間,年齡、BMI、運動量、飲食上並沒有差別;但是,分析統計發現,喝茶1~5年,脂肪的比例開始下降,並隨著喝茶時間一路下滑,包括腰圍、臀圍及腰臀比也都相同。
在高血壓方面,張智仁指出,研究發現,有喝茶習慣者的干擾因素多偏向對血壓有負面的影響,像是他們少吃蔬果、比較肥胖、鹽分攝取較多,對高血壓危險性比較高;但即使有較高的負面干擾因素,喝茶還是比不喝茶的高血壓危險性要低。
在沒有喝茶習慣、及喝茶超過1年以上的每天120cc以上、未滿600cc,及600cc以上三組中,根據統計分析發現,每天120cc以上、未滿600cc這一組,發生高血壓的機率比沒有喝茶習慣的這一組低了46%,而每日喝茶超過600cc,發生機率更低了65%。
茶含有多酚類,具有抗氧化作用,去除破壞性的物質,包括
低密度膽固醇,還能讓血管擴張,讓內皮細胞放鬆,達到降血壓的效果。張智仁說,這種有助於內皮細胞、平滑肌放鬆的食物來源,依效果分別為深綠色蔬菜、黃色水果、茶、堅果、辣椒跟一些中草藥,而茶是最方便的取得來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